2020年8月5日晚上10点,深受用户期待的三星Note20系列及Galaxy Z Fold2 5G新品发布会正式在线上举行!毫无疑问,这场发布会的主角就是三星Galaxy Z Fold2 5G。 Galaxy Z Fold2 5G带给了我们一个新词---“UTG” (其实UTG早在Galaxy Z Flip就已经上市) 据三星官方消息,UTG采用强化工艺处理,可增强30μm(1μm=1/1000000m)超薄玻璃的柔韧性和耐用性。 在处理过程中,通过在超薄玻璃中注入特殊材料,以确保其均匀的柔韧度。从2013年开始,三星显示便持续与材料公司合作推进UTG商用。 三星显示称,超薄柔性玻璃UTG的特点是可折叠、柔韧性好,并具有光滑手感和良好均匀度。 据悉,三星现已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为旗下超薄柔性玻璃UTG申请了名为“Samsung UTG”的品牌商标。与此同时,三星显示正准备PI(Polyimide:聚酰亚胺)盖板的商标申请。 超薄柔性玻璃UTG早期应用于三星发布的折叠屏智能手机Galaxy Z Flip上。三星显示明确表示,在未来它将根据需求匹配到更多的可折叠设备上。 目前,SamsungUTG已通过法国技术公司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ureau Veritas)的耐用性测试。后者表示Samsung UTG柔性玻璃可折叠20万次。 那么UTG柔性玻璃带给新的折叠手机什么惊喜呢?让我们先来直观的了解一下他! Willow Glass(柔性玻璃) 薄如名片,只有 0.1mm 厚,外面有一层层压塑料,人们可以轻松将玻璃压弯。由于 Willow Glass 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果没有这一层层压塑料,Willow Glass 没那么容易弯曲。 Willow Glass 柔性玻璃除了可以作为产品的内部或者基底材料之外,还可以保护产品的敏感电子元件不会受潮,比如太阳能面板中的光伏太阳能电池。 此次Galaxy Z Fold2的铰链也进行了优化,现在它的打开关闭更加顺滑流畅。同时它还设计了几个不同的阻尼点,提供多种角度的操作体验。 材料成型方法是零件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制造者们极度关心的问题,更是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下面就玻璃的成型工艺做详尽介绍 玻璃的成型是熔融玻璃转变为固有几何形状的过程。玻璃成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压制法、吹制法、拉制法、延压法、浇铸法等。 一压制法 压制法: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注入模型,放上模环,将冲头压入,在冲头与模环和模型之间形成制品的方法。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优点: 形状精确, 外面花纹制品, 工艺简便, 生产能力高 缺点: 1、制品内腔不能向下扩大,否则冲头无法取出,内腔侧壁不能有凸凹地方; 2、不能生产薄壁和内腔在垂直方向长的制品; 3、制品表面不光滑,常有斑点和模缝; 应用:实心和空心的玻璃制品,玻璃砖、水杯、花瓶、餐具等。 二吹制法 吹制法:采用吹管或者吹气头将熔制好的玻璃液在模型中吹制成制品的方法。 主要包括人工吹制法和机械吹制法。 (1)人工吹制法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制品表面光滑,尺寸较精确,效率低。 应用:批量小,制作高级器皿、艺术玻璃等。 (2)机械吹制法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分压制和吹制两个步骤完成,先形成口部和雏行。 应用:生产广口瓶、小口瓶等空心制品等。 三拉制法 拉制法: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注入模型,经过冷却器,采用机械的手段拉制成制品的方法。 工艺介绍: 应用:主要用于生产玻璃管、棒、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等。 四压延法 延压法:将熔制好的玻璃液在辊间或者辊板间压延成玻璃制品的方法。 工艺介绍: 应用:厚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丝玻璃等。 五浇铸法 浇铸法:将熔制好的玻璃液注入模具中,经退火冷却,加工得到制品的方法。 工艺特点:设备要求低,产品限制小,适合制大型制品,但制品准确率较差。 主要应用:艺术雕刻、建筑装饰品、大直径玻璃管、反应锅。 六浮法成型 浮法:是指熔窑熔融的玻璃液在流入锡槽后在熔融金属锡液的表面上成型平板玻璃的方法。 工艺流程: 1、玻璃液由流道、流槽连续流入锡槽; 2、玻璃液在熔融锡液面依靠表面张力和重力摊平、抛光展薄、冷却,并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传动辊子项强飘移; 3、成型的玻璃经过渡辊台托起,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窑; 4、经过横切、检验、装箱。 工艺特点: 1、均匀性好,透明度强; 2、表面光滑,平面度好; 3、光学性能较强。 应用:主要用于建筑行业,是民用建筑的最好玻璃。 玻璃成型相关设备供应商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 相关推荐: 观展人数超160000,第4届国际CMF展携手大湾区工博会11月深圳举办! 往届盛况△ 点击“了解更多”,可报名参展/观展 |